首页 美食 正文

陆启洲:促进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议指出,要把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最规范的科学方法、最严格的质控手段、最严厉的惩戒措施,深化环境监测监管,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防范和惩戒机制,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和真实。

实时发布19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定期公布全区地表水和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建立全区统一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联网和发布平台,规范全区空气质量考核、排名工作,切实发挥平台在提升监测数据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的作用,提升和规范县级空气质量监测水平。

陆启洲:促进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环保部统一部署,继续开展中哈跨国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与数据交换工作。(三)加强环境监测科研工作。按照中央编办、财政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关于环境监测机构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统筹谋划自治区环境监测垂直管理改革、机构编制建设和财政保障,通过改革强化环境监测管理,提升环境监测地位及作用,规范和加强环境监测机构与队伍。指导全区重点城市及乌昌石区域开展预报预警工作,做好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和源清单编制工作,不断提高预测预报能力和准确度。一、加强环境监测顶层设计,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一)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规划。

制定年度全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对各级监测站开展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按国家有关规定实施全区环保系统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各地(州、市)环境监测站要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各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工作,推进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计量认证工作。进一步规范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科学性和可比性。正如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所指出的,《巴黎协定》描绘的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大势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选择相一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明确发达国家要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其他国家在自愿基础上出资。为绿色气候基金出资,实则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进而也有助于美国的商业利益。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广低碳智慧城市、推进气候变化立法一系列举措正在或即将实施。退约背后的短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早有预兆,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就称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结论是骗局。

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现阶段美国煤炭产业就业人数略多于16万人,而太阳能产业远超前者,达到37.4万人。早在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不久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随后效仿退出或削弱减排力度,《京都议定书》的效力因此而大打折扣

陆启洲:促进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美国能源部数据显示,现阶段美国煤炭产业就业人数略多于16万人,而太阳能产业远超前者,达到37.4万人。就短期影响方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约翰斯特曼认为,首先,美国的退出给全球太阳能、风能和其他新兴绿色能源行业的投资带来不确定性。这既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中国勇于承担应尽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这份协定重申本世纪末实现2摄氏度的全球温度升高控制目标,同时提出要努力实现1.5摄氏度目标,要求发达国家继续提出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指标,鼓励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国情逐步向全经济范围绝对量减排或限排目标迈进。

《巴黎协定》的达成与快速生效,反映了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广泛共识和强烈政治意愿,成果来之不易。特朗普政府退约的理由是,《巴黎协定》将给美国带来苛刻财政和经济负担。这充分体现了各国对《巴黎协定》的肯定。2016年4月22日,中国在《巴黎协定》开放签署首日即签署协定,并于9月3日批准协定。

低碳发展道路是大势所趋,为了眼前能见的一点利益就逆向而行,只能错失一个新时代的机遇。早在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不久就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随后效仿退出或削弱减排力度,《京都议定书》的效力因此而大打折扣。

陆启洲:促进发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为达到自主贡献目标的节能减排措施将损害美国煤炭、石油等产业,减少就业。而在白宫正门外,数百美国民众举着退出《巴黎协定》是一场噩梦、没有《巴黎协定》,美国落在最后等标语牌,高喊可耻口号,抗议特朗普在气候治理问题上开倒车。

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广低碳智慧城市、推进气候变化立法一系列举措正在或即将实施。其次,美国削减对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的贡献,其他发达国家可能效仿美国,降低出资额度,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部分资金将无法落实。另一方面,按协定的要求,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国家,有义务为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出资。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举行发布会,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的决定。世界大势无法改变退出《巴黎协定》,不是美国政府第一次签署气候协议后又出尔反尔。这份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指明了方向和目标,确立了以国家自主贡献为核心的自下而上的减排或限排温室气体的模式,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就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各要素作出了相对平衡的处理,传递了全球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的信号,具有里程碑意义。

当大会主席、时任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敲槌宣布协定通过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会代表们欢呼、拥抱,一些人甚至喜极而泣。中国是达成《巴黎协定》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

协定凝聚的共识时钟拨回到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6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美国一家退约,不会改变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大潮。

但是众多专家指出,这些理由站不住脚。退约背后的短视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早有预兆,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就称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结论是骗局。

正如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所指出的,《巴黎协定》描绘的绿色低碳发展全球大势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选择相一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已得到全球140多个缔约方批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82%以上。为绿色气候基金出资,实则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进而也有助于美国的商业利益。而在十三五期间,中国提出了降低碳排放强度18%、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至15%等一系列约束性指标。

在协定的谈判中,中国代表团本着负责任和建设性态度参与,为协定最终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各方高度评价。除美国外,其他发达国家如欧盟和日本等都已重申承诺,将继续坚守协定。

经过不到一年的开放签署,2016年10月5日,《巴黎协定》已经达到生效的门槛:至少55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至少约55%)交存批准、接受、核准或加入文书。中国坚守的决心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巴黎协定》具备广泛支持基础。

第三,这将强化发达国家不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也不应行动的思维。明确发达国家要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其他国家在自愿基础上出资。

美国伍德罗威尔逊中心的德苏扎说,《巴黎协定》代表着气候变化共同行动计划的前所未有的时刻,考虑到这个协定由各国自主决定减排目标,且5年评估一次进展,各国在减排问题上具有弹性,无论有没有美国参与,《巴黎协定》都将继续下去。人们已经看到,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发展,是各国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中国既表达了政治意愿,也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2016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前一年下降6.6%,远超出当初计划下降3.9%的目标,保持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力度和势头。有此先例,特朗普宣布美国退约自然会引发担忧:《巴黎协定》是否会步《京都议定书》的后尘,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是否会因此受挫?多方专家指出,今日不同以往,美国退约短期内可能造成一定冲击,但长期而言,国际社会凝聚的强大共识仍将发挥作用。

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大会闭幕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时,特别感谢中方为大会成功作出的突出贡献。作为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的主席国,中国推动二十国集团首次发表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为推动签署《巴黎协定》提供了政治支持。

特朗普说:简言之,这份协议没有消灭煤炭工作,它只是把那些工作从美国转移到外国,这份协议跟气候关系不大,倒是更多与其他国家获得针对美国的财政优势有关这份协议是把美国财富向其他国家转移的大规模再分配。中国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继续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采取有力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到美国匹兹堡的普通市民,全世界对特朗普这一决定都表达了遗憾、失望与批评。30天后,《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成为有史以来生效最快的多边国际条约之一。

打赏
发布评论

  • 获取随机昵称